第311章 淮北自治?(1 / 4)

第311章 淮北自治?

五月中旬,暑气渐生。

大齐皇子、鲁王刘麟近来的脾气也像这天气一般,越发暴躁。

项城之事已有十余日,据陈州知府报,如今城外已聚集各地士子两千余人,白日里他们游街、围堵查案钦差驻地叫骂,夜里便聚在一起高谈阔论,常有大逆不道的狂悖之言。

刚开始,他们还没这般嚣张,这一切皆从路安侯发声以后开始。

想起此事,刘麟便恨的牙痒痒,那路安侯表面上是要护佑‘大齐国本’,实则却是在和他唱反调。

可路安侯的话,确实有用.他开口后,陈州厢军、民壮,甚至知府再不敢强行阻拦士子.

十四日,项城之事尚未平息,河北路又突生变故。

已蛰伏近半年未有动作的叛军王彦,忽然率部自太行山南麓杀出。

因刘麟带走了原本驻防河北路的靖难军主力,河北路防守空虚,王彦军四日南进二百里,于十八日兵临黄河岔流北岸的卫州,距东京城仅二百余里。

若叛军顺利渡河,马军一日夜间可兵临东京城下。

他们看的清楚项城之事中推波助澜的蔡州五日谈、为闹事士子提供便利的所谓‘非官府组织’,背后都有节帅府的影子。

再者,那师长、府衙乃至百姓的评分,前三甲获得奖学金.这不就是缩水版的科举么.

蔡州府衙不嫌麻烦,搞出这种好玩的事物为士子服务,同样赢得了别府士子们的好感。

数十息后,夏志忠归于平静。

“.”

起初,刘麟坚决反对此法。

“去!为何不去?我走了,妖魔鬼怪才敢跳出来了,咱们一网打尽,免得再费心费力四处捉拿。”

二进花厅,正中圆案上已摆好几样精致小菜,一壶好酒。

南北同时生乱,一时间,东京城内人心惶惶,有些胆小怕事之人已带着细软搬到了乡下,立国十一载的大齐颇有些风雨飘摇、行将末路之意。

这家客栈档次不低,除了有普通客房,后院还被隔成了数座小院,好满足客人商谈要事的隐私需求。

受宠若惊的夏志忠忙不迭双手接了,激动的微微哽咽。

宋元松一句话让气氛沉闷下来,亳州士子谭融道不禁有感而发道:“陈兄,你说,我们亳州怎样才能有你们蔡州那般万象更新之风貌啊.”

“近日来,闹的沸沸扬扬的项城一事,夏寻访难道没听说?”

“吴大人?”

五月二十二,下午申时。

钱亿年本想劝阻刘麟尽量不要在此敏感时机离京,但稍一思索,想到皇上虽口不能言,近来病情却算平稳,短时内应该不会有甚变故。

因此刘麟至今未能下定决心

可今时不同往日,眼瞅项城事件愈演愈烈,刘麟也不得不暂时忽略郦琼的感受。

两碗酒下肚,唐州士子宋元松又忍不住牢骚起来。

印象中的蔡州城和大齐其他府城没甚两样,可眼前尚未入城,只一个码头,那股繁华气息便扑面而来。

钱亿年见此,只得情真意切道:“殿下,大丈夫能屈能伸,此次查案乃殿下主导,那颍川陈景安又在报纸上煽风点火,暗暗将士人怒火往殿下身上引。若不断臂求生,恐与士人生出嫌隙,于鲁王将来龙登九五百害无一利!该低头时需低头啊!”

与他一同下船的,有宿州怀远县乡绅卢远举二子、韩骏家的管事等人。

只不过,拿来引诱陈初的山东路泰宁军地盘这块饵原本的主人郦琼,却相当不乐意。

提着最后一口气,夏志忠往前爬了几尺,吃力抬臂想要抓吴维光的衣襟,此时依旧保持着良好仪态的吴维光,不疾不徐后退一步,让夏志忠抓了个空。

管理一村,虽算不得什么高大上的事情,但士子读书就是为了做官,能如愿的却又寥寥无几。

四周士子当即七嘴八舌问道:“除非怎样啊?陈兄快说啊.”

“你!我要见鲁王!”

如今,朝廷尚未对项城一事明确表态,他陈初却迫不及待跳出来帮士子撑腰。

夏志忠和十八亲军的命,终于要为项城一事画上句号,城外有吃有喝有玩伴的两千士子,再也没有继续派对的借口了。

“.”

连吃三杯吴尚书敬酒,两人围桌坐了,夏志忠才得空向吴维光说起二十多日来的经历。

至此,夏志忠终于在生机断绝前认命一般停止了挣扎,犹如死鱼一般趴在地上,喃喃自语道:“何至于此.我都是为了朝廷.何至于此我都是为了鲁王.何至于此”

但这话,谁敢说.

如今他们尚年轻,还没学会阿谀奉承,鄙视汲汲营营。

陈英俊豪饮一碗,故意一顿。

“哎,项城一事,殴杀士子的亲军需伏法,而‘寻访’这件事”

“呃”被唤回了神的吴维光稍稍沉吟,却道:“我已知晓了,接下来会由兴文接手此事,不会让夏寻访的心血白费”

一行人入内,院门后两名身穿青灰仆人衣裳的汉子便掩上了门。

下一刻,吴维光似有所感,低头一看,两尺外夏志忠口鼻中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