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章 陆远,你怎么看(1 / 2)

“导演,为什么突然换掉我,是我演得不好吗?你指出来,我肯定改。”

陈漱紧紧抿着嘴唇,掌心传来轻微的刺痛。

这是她第一次参与电影的拍摄,格外珍惜。

为了演好这个角色,她付出了许多。

不仅花大量时间研究人物,还仔细揣摩了不少同类型的剧。

甚至特地去农村待了段时间,就是希望自己能和角色契合。

冯晓刚盯着她好一会儿,最终还是遗憾的摇摇头。

陈漱是圈内有名的美妇人,在年初热播剧《暗算》中饰演黄依依,让不少观众为之心碎。

几个月前同黄小明合作,拍摄《新上海滩》。

她在戏里穿着一身得体旗袍,大秀身材,定妆照刚被放出就引发网友热议。

旗袍下是隐隐若现的细腿,婀娜多姿的身姿,加上回眸的一颦一笑。

完美身材展现无遗,优雅迷人,完爆女主孙丽一万倍。

冯晓刚之所以找到陈漱,也正是看重这一点,期望借其正当红的热度,给电影带来更多的看点。

可这几天的拍摄让他意识到自己犯了個极其愚蠢的错误。

陈漱美则美矣,却不符合女主角的气质。

在戏里,孙桂琴是一个农村小媳妇,漂亮、温柔、善解人意。

可陈漱不一样,她身上贵妇的气质不要太强,压根演不了农妇,怎么化妆都盖不住,同孙桂琴这角色完全不契合。

不换,留着做什么?

他的御用男主葛尤因为形象不合都能换,更何况区区一个陈漱。

冯晓刚想好说辞,宽慰道:“恰恰相反,你演得很好,只是气质太出众,在整个剧中就显得有些格格不入。”

陈漱眉头紧锁,面色不佳。

冯晓刚接着解释:“我也不想出尔反尔,但为了电影整体效果,只能这么做。”

“你的演技、颜值都很好,下次有机会,一定找你合作。”

陈漱无奈的点点头,一句话都没说,低着头走了,步调缓慢,迈出的每一步都显得无比沉重,如同挂了铅。

陆远全程一言不发,他也没资格插嘴。

只是心里对冯导说有机会再合作这件事存疑。

陈漱走了,悄无声息。

走之前,王保强去送了对方,还拉上陆远。

王保强在《暗算》中和她有过合作,可以理解。

拉上陆远纯粹是免得引起不必要的误会。

保强这人,当真是滴水不漏。

陈漱走后,没两天剧组又来一新人。

叫汤燕,这姑娘总是低着头,显得特别老实,梳着两麻花辫,换上土里土气的蓝色大褂,妥妥的农村妹子既视感。

自此,剧组的拍摄正式进入正轨。

......

《集结号》是依据一部叫《官司》的迷你小说改编而来。

大致讲述的是战争时期,某团连长谷子地被要求率领全连阻击敌人,保证大部队的转移。

团长在下达命令的时候关照谷子地,4小时后会吹响集结号,到那时候连队就可以撤退。

结果在阻击了敌人12个小时之后,集结号仍旧没有吹响。

以至于最后全连壮烈牺牲,只剩下谷子地一个人幸存下来。

由于在最后的阻击战中被炮声震聋耳朵,因此谷子地始终不能肯定自己是否听到过集结号,

战争结束后,全连士兵都没有被追认为烈士,而是被认定全部失踪。

为了搞清楚当时究竟有没有吹响过集结号,此后,他开始寻找大部队。

最终发现在战争时期,他所在的团已经全团牺牲,当初对他下达命令的团长也躺在了坟墓中。

而当年的司号员告诉他,为了让大部队顺利转移,集结号根本没有吹响过。

谷子地最后决定返回当年打阻击的战场,寻找牺牲在那里的战友,给他们一个最后的交代。

于是他找到了煤山上。

至于到底找没找到,剧本没写。

“那么多埋在地下的死人,怎么就让他挖出来了?”冯晓刚接过陆远递来的茶水。

剧组拍摄稳步进行,但关于剧情的结尾,却迟迟没下定论。

在这方面,冯晓刚倒是挺能接受意见,经常拉着大伙讨论。

关于结局,冯晓刚给出了三个方向。

第一个是圆满结局,当年牺牲的四十七个谷子地兄弟的遗体悉数被找到。

第二个是开放性结局,以谷子地在煤山上挖煤为结尾。

末尾镜头慢慢拉远,并不打算交代谷子地是否实现夙愿,留着空白,让观众自己琢磨。

而第三个结尾,则较为悲壮和凄凉。

谷子地什么也挖不到,被人当成疯老头,冻死在破棚子里,临死的时候手上拿着半个干馒头。

冯大导演显然更倾向第三个。

编剧刘恒是个大圆脸,头发略显稀疏,他弹了弹烟灰,摇头道:“我不同意!”

冯晓刚没生气,只是静静看着他,等着解释。

刘恒敲着桌面道:“这个连队的士兵已经全死了,你必须得留一个,晓刚你要知道观众是相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