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一十二章:他们只是play中的一环(1 / 4)

间接性的证据和信息就是陈朔在英国为第二部《饥饿游戏》签售小说时,陈朔和那两个女读者的合影。

合影其实是没什么问题的。

就连这两个女读者把自己和陈朔的合影发布在自己的博客里都没有发现这其中的秘密。

在合影的角落里,刘艺菲的侧脸出镜了。

带着墨镜,只露出了三分之一的侧脸,这样的照片都能被人认出来。

实属厉害。

所谓逐帧识别,也莫过如此。

所以这样的照片一出,没人会觉得是凑巧。

于是那些记者们就上赶着去问这两個女读者。

问她们两个有没有在现场看到刘艺菲。

可惜这两个女读者完全不记得了。

当时他们只顾着发现了陈朔在欧美写英文小说的事,只想着和他去合影,哪里顾得上一旁的人和事。

所以这一问,注定是让他们失望了,一问三不知。

也正因为如此,所以才说这是间接性的证据和信息。

没人敢一口咬定的。

但刘艺菲那张三分之一的侧脸出现在合影里也是不争的事实。

他们想跑去问刘艺菲,但又怕她否认。

于是他们自己开始查行程,对他们两个人的行程了。

其实他们去问,刘艺菲说不定还会承认,只是她没时间,她现在大部分时间都泡在驾校里,进行一对一的VIP驾驶技能学习。

陈朔那边,也找不到人。

他泡在剪辑室里剪辑《困在时间里的父亲》,鲜少露面。

就这样前两天因为疑似他们在恋爱的信息,现在因为两位正主都不怎么出门,一下子就平息了下来。

在日日有新闻出的娱乐圈,谁也不能保证自己一直在头条的位置。

更何况现在还差几天京城奥运会就要开始了。

进入八月份。

《那些年》这部电影的票房已有4.1亿,虽然票房已经到了日落西山的环节。

但这部电影现在每进一步,都是在刷新自己连同内地的票房纪录。

陈朔对于这个事不太感冒,该有的荣誉和好处都拿到了,接下来票房如何,他也不关心,只在乎电影能为他赚多少钱了。

接下来就是繁华的电影大时代了,谁还拘泥于这一时的成就。

这部电影在内地已经延期下映了,要到8月底才下映电影。

而在香江那边这部电影已经下映了。

在香江的最终电影票房是6100万,这票房打破了内地电影在香江的票房记录。

这个票房记录又让内地记者们大书特书了一番,不只是内地记者,还有弯弯和香江的记者都有报道。

这次的热闹都不下于那次打破了《泰坦尼克号》的票房记录。

陈朔现在的名气如何?

口碑是正向的,风评是正面的。

名气也是和大导差不多。

但他是大导吗?

目前还不是,大多数人都觉得他还只差一份荣誉。

得奖的荣誉。

以他破了《泰坦尼克号》在内地尘封了十一年的票房纪录的成就,没谁小瞧他。

现在的业内外人士都是还是以奖项论。

陈朔和那些大导演只差了一个很重要的奖项。

剧本奖是剧本奖,不是导演奖,也不是最佳影片。

陈朔的《困在时间里的父亲》一旦在欧洲三大电影节有所斩获。

自会有人抬他上去,上到大导的位置。

中影也好,北电也好。

他们都需要推出一个典型,前者为了整个电影圈的氛围,后者是为了学校。

他们都需要一个年轻的商业和奖项都能有所成就的典型。

除了他们,还有那些媒体。

媒体记者就纯粹是为了恰流量和看热闹不嫌事大了。

天时地利人和,都在他这边,没有人说会压着不让他上位的。

大导和国内第一年轻导演还是有所差别的。

有更好的,谁不想向上。

而且,大导和大导亦有差别。

除了香江的电影票房,弯弯的电影票房,也已经明朗了。

距离下映还有几天,但是这部电影的票房已经有6200万票房了。

一部青春电影,两岸三地创造了五亿多的电影票房。

这在亚洲的其他电影市场还没有上映的情况,那些人都推测这部电影估计会创造6亿多的亚洲票房。

什么是奇迹?

或许换做是一个新电影导演,给他带的新闻标签估计会是超级大黑马。

但现在是陈朔,就已经不能用黑马来形容了,应该是陈朔再次创造了票房佳绩了。

临奥运会开幕前的两天。

余东乐呵呵的跑来找他。

“陈总,奥运会要开始了,不知道你有没有买到奥运会的开幕式的门票?”

“奥运会门票有点难抢,再加上我自己最近忙着工作,也没顾得上去抢票。”陈朔笑了笑。

“陈总是在为了《风声》这部电影在忙吗?”余东顺着他问道。

陈朔眼一眯,就知道他这是无